时间:2022-09-11 22:34:00 | 浏览:724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渊明故里,古郡柴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以民之所望为政之所向,通过“加减乘除”法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落实,把人民冷暖放在心上,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问需于民做“加法”
“一直想找份工作补贴家用,今天来到了鑫万来食品厂,参观以后感觉很好,环境也舒适,决定加入这里了!”柴桑区岷山乡村民豆娜笑着说。
针对柴桑区园区企业的产业特点,柴桑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多次组建专员队伍,“点对点”对接企业,做到企业员工总数清、岗位空缺清、缺工工种清等,通过就业吸纳、稳岗补贴、劳务协作等政策“组合拳”,稳定企业用工。今年以来,柴桑区已累计为园区企业解决用工近2000人次。
柴桑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紧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问题导向,践行“一线工作法”,主动上门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
区四套班子到工地看项目、入园区进企业、走乡村访农户,共收集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教育均衡化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1个。其中,组织园区企业家开展“柴商恳谈”2次,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共收集56个企业发展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和诉求,全部专人对接、逐一销号,确保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有力推进。
问题清单做“减法”
“以前最怕下雨,一下雨污水管道就满溢,现在终于不用担心了!”甘泉小区张大爷长舒了一口气。该小区是20世纪90年代兴建的老旧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薄弱,一下雨就积水严重,下水道堵塞现象时常发生。经过改造后,排水系统“正本清源”,路面干净整洁,楼栋墙体粉刷一新,群众住着更加舒心。
“自从安装了智能门禁和人脸识别,闲杂人员再也不能随便进来了,我们心里踏实多了!”铜矿小区居民李大爷竖起了大拇指。该小区是柴桑区打造的第一批智能小区,经改造后,居民无论步行还是开车进出小区,都非常安全方便,小区的治安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以前是“脏乱差”,现在是“洁净美”。近年来,柴桑区对涉及7个小区、83栋楼房、2620户家庭、建筑面积25.76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着力把老旧小区改造为舒心、安心、放心的“三心”小区,实现了老旧小区完美蜕变。
这是柴桑区用问题清单做“减法”、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真实写照。
柴桑区在广泛征集民意、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列出了31项区本级和697项区直部门、各乡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通过项目清单挂牌、领导挂点督战、现场实地办公等举措,已有效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偏少”“老旧小区环境较差”“医疗卫生事业滞后”“城市服务功能不全”“硬件刚性需求不足”等区本级问题18个;区直部门和各乡镇解决各类民生问题588个,共惠及群众10万余人。特别是新合、新塘、涌泉等地部分村民反映强烈的供水问题,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进度已完成约60%,年底将全部实现完工。
健全机制做“乘法”
“文化艺术中心和投资服务中心主体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文化广场硬装已经铺好,周边的绿化马上启动……”柴桑区“两场两中心”项目负责人傅端介绍。
该项目具体建设内容为柴桑区市民广场、地下停车场、柴桑区投资服务中心、柴桑区文化艺术中心及预留道路。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建成后将极大丰富柴桑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提升柴桑人民的幸福感。
柴桑区紧紧围绕九江市委“融圈入群、强产兴城、绿色发展、实干崛起”十六字工作思路和“三打造两提升”重点举措,提出了“产业兴区、交通强区、文旅旺区、环境立区、幸福城区”五大战略和打造“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的奋斗目标,大力开展“项目大会战、环境大优化、作风大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建立“5+2+1”工作体系(即五个战略指挥部、征地拆迁保障指挥部、融资保障指挥部和督查指挥部),制定“12345”项目推进机制(即一个项目服务专班,两面项目进度红黄旗,问题、任务、督查三份清单,督查指挥部、两办督查室、纪委督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评议督查等四项督查机制,挂点单位、挂点区领导、区政府分管领导、区政府常务会、区四套班子等五级调度机制)。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狠抓既定目标任务的落实。换届以来,共梳理历史遗留问题98个,已现场实地解决13个;“两场两中心”“一河两岸”、柴桑北路雨污管网改造、甘泉小区北侧道路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基本完工。
转变作风做“除法”
“现在办事真是快啊,一窗受理收件单很方便,不动产权证和水电气过户一下子就办好了!”来柴桑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事的张女士感慨。
今年以来,柴桑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围绕“转作风、强服务、提效能”,积极推进多部门协同联动,探索多项业务办理“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服务模式,目前已实现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过户线下“一链式”办理。
在办实事中,柴桑区坚持从转变作风入手,破陋习、除积弊,通过实行干部作风“加减分”的制度,坚决整治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中轻易言“不”、遇事说“难”、工作太“平”的状况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柴桑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群众办事流程,健全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不见面审批等措施。今年以来,共为群众办理“一次不跑”事项25313件,“只跑一次”事项427327件,办理延时错时事项3781项,预约事项4054项。
心系百姓办实事,求真务实显真情。柴桑区委书记盛炜表示,下一步,柴桑区将继续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从为民办事中践行初心,持续推动全区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提质增效,全力提高柴桑人民的幸福指数。
本台讯(九江广电全媒体记者 柴桑区台 骆道明、彭笑星)柴桑区以打造“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为奋斗目标,深入实施“产业兴区、交通强区、文旅旺区、环境立区、幸福城区”五大战略,经济增长跑出“加速度”,全区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柴
来源:中国新闻网图为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局部区域核酸检测有序进行。 杨风胜 摄 (抗击新冠肺炎)江西柴桑区完成局部区域114380人核酸检测 检测结果均阴性中新网南昌11月3日电 (记者 吴鹏泉)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3
九江新闻网讯(特约记者 张金玲)近日,位于柴桑区港口街镇境内的九江港赤湖作业区公用码头项目建设工地上一片繁忙,工人正在加紧施工,发展气息扑面而来,蓝天白云下,江面上船舶来往不断,岸堤绿树掩映、繁花似锦,入眼皆景风光好,一幅长江最美岸线的图景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渊明故里,古郡柴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以民之所望为政之所向,通过“加减乘除”法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落实,把人民冷暖放在心上,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2022年9月4日18:00,柴桑区疾控中心接外地协查函,函示殷某某、张某某为外地9月3日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的密切接触者,为堵塞防控漏洞,提醒其他同时段有共同活动轨迹人员落实防控措施,现将该两名密切接触者殷某某、张某某的活动轨迹公告如下:9月
2017年9月8日,九江市柴桑区举行揭牌仪式。地点:柴桑区类别:行政柴桑区揭牌仪式 图源:中新网2017 年 7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西省调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7〕104号):同意撤销九江县,设立九江市柴桑区
九江新闻网讯(彭冬冬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孔颖)近日,柴桑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与黄梅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在黄梅县签订了人力资源跨江合作协议,对构建“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区域合作关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合作协议,黄梅县
广大市民朋友:为科学高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九江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统一部署,经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研究,决定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两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现请我区广大居民积极配合,按照区疫情防控
柴桑区关于连续三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结果的通告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及时研判我区疫情防控形势,根据九江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统一部署,8月16日-18日,柴桑区连续开展了三轮区域大规模核酸检测,在广大居民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连续
浔阳区柴桑区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杨晓芬摄影报道:8月27日下午,柴桑区教体局局长朱海松、总督学汤志宏等一行三人到柴桑区第二小学检查指导2022年秋季开学准备工作,学校党总支书记邱纪烈等校领导陪同检查。朱海松一行实地查看了校园环境、教学硬件及
九江新闻网讯(张金玲 王定志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金明)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城市发展的“主动脉”。2021年12月30日,安九高铁开通。在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庐山站站房,俯瞰整齐排列的高铁路网,从“跟跑”到“领跑”,柴桑区的高铁路网已成
九江新闻网讯(李浩 朱华蕾)柴桑区公安局交管大队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工作部署,持续加强辖区内非机动车监管力度,规范非机动车秩序管理,提高交通参与者交通文明意识,营造更加良好的交通环境。8月共查处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1420起、电
9月6日,柴桑区农业农村局召开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会议。渔业渔政股负责人主持会议并讲话,区水上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人社局及渔业渔政股相关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渔业渔政股负责人发言,就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要求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
近日,柴桑区第一小学、柴桑区第二小学、柴桑区第三小学、柴桑区第五小学公布了2022年秋季招生公告,及柴桑区2022年城区小学一年级划片招生图,一起来看看吧!柴桑区第一小学一、招生原则根据城区户籍和实际合法固定居住地,确定“划片招生、免试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