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0 18:18:52 | 浏览:705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汪东平 陈沽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浔阳区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加大民生投入,仅2020年前三季度民生支出7.6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47%,让百姓脸上的笑容成为稳稳的幸福。
旧貌换新颜 迎接未来的美好
旭日东升,阳光普照。湖滨小区的早晨是忙碌的,上班的上学的,在亭台中唱歌的,在绿树下锻炼的,花朵娇艳,绿草如茵,仿佛把居民小区搬到了美丽的公园。
你不能想象,一年前的湖滨小区,墙体斑驳、私搭乱建、道路破损、下水道堵塞、停车位不足……成为城市建设短板和居民心中隐痛。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浔阳区投资1.66亿,下大力气对湖滨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拆除违建,根治管道,重铺路面,规划车位,如今的湖滨小区,楼体粉刷一新,道路整洁干净,车位整齐划一,安防监控、路灯、垃圾桶、宣传栏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小区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受益居民共3681户12000余人。
湖滨小区只是浔阳区改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浔阳区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推动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全区改造较大的老旧小区16个,涉及1.4万余户,建筑面积达13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工10个;完成了663个较小老旧小区整治,完成投资3.7亿元。完成117条背街小巷、8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脱贫解困 为全面小康“扫盲”
“营业执照办下来了,住房也有了着落,我可以安安心心地工作了!”贫困户张可和妻子因视力残疾无法正常就业,在了解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后,辖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帮助他们办理了按摩店营业执照和廉租房申请手续。
这正是浔阳区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中的一个缩影。相比于乡村贫困群众而言,城镇贫困群众住房、教育、医疗等生活成本更高、成因更加复杂,倘若不加以改善,必然会给全面小康留下“盲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近年来,浔阳区坚持实事求是,走好群众路线,在全省率先启动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精准识别贫困对象1389户2143人,强化兜底保障,创新帮扶举措,通过努力,全区贫困人口减少493户897人,相比第一次认定减少31%,基本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老有所养 家门口就能实现
“这里的味道真不错,以后中午都在这吃了,比家里做得好,还方便。”在白水湖村日间照料中心的幸福食堂,今年90岁的独居老人张爷爷一边吃一边夸。
“幸福食堂”第一天开餐就吸引了六七十位老人家就餐,为方便不同老人的需求,去年9月,白水湖村还整合辖区内资源,打造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长期、短期和日间照护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满足不同情况老人的需求。
“幸福食堂”只是浔阳区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浔阳区不断探索居家养老模式,以白水湖村为例,该地根据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形成有效的养老服务计划,集幸福食堂、康复保健室、心理咨询室、书法阅读室、休闲娱乐室等功能区域为一体,同时与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合作,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结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浔阳区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让全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新建了5个日间照料中心、3个社区嵌入式养老院,改造提升社会福利院服务设施,力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60%。
小事不出社区 矛盾就地解决
“太感谢了,我这个工程合同纠纷已经好几个月了,之前调解效果都不怎么好,没想到在这里一天就解决了。”拿到欠款的李新喜激动地给浔城多元调解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送上锦旗。
这是浔阳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打造全省调解九江样板的一个缩影。浔城多元调解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共调解纠纷105起,其中疑难纠纷36起。调处率100%,法律咨询54起。一批久拖未决急事、难事在中心得到化解,群众累计赠送锦旗7面。
去年以来,浔阳区委主动作为,率先行动,牢牢把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部署新要求,顺应群众对社会治理新期待、对纠纷调解新需求,在全市率先打造浔城多元调解服务中心。中心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调解相结合,建立人民调解员服务、法律志愿者服务、律师公益团服务三大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各相关职能部门资源,让各类调解事项实行一窗受理,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着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居者有其屋,业者有其产,老者有其养,矛盾有解决。民生福祉,政之所向,浔阳区聚焦群众“最急”“最盼”“最忧”的问题,感恩奋进、实干担当,用热情与汗水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
九江新闻网讯(张慧玲 邱春梅)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桌前,捧一本书或打开笔记本电脑,边品咖啡边吃甜点,伴随轻柔悠扬的音乐,静下心来看书或是工作,这是浔阳区图书馆莲花池分馆一个日常场景,也是很多城市年轻人梦寐以求的轻奢慢生活。
老租界注入文创血液百年老街焕发“新生”奔流不息的浔阳江,承载了浔阳城千年历史,也见证了九江人民不屈的革命史。1927年3月15日,英雄的九江人民经过不懈的斗争,被侵占长达66年之久的九江英租界由中国政府正式收回管理。
10月30日,还不到开馆时间,位于浔阳区金鸡坡街道大塘村图书馆分馆外就排起了井然有序的小长队。周末,在浓浓的书香里度过,静享阅读时光已成为附近居民不错的选择。不仅如此,在红色影院、热门景区、城市驿站等随处可见闹中取静的“阅读驿站”,俨然成了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报业融媒记者干习强汪东平陈沽玥)秋水长天一色,鸥鹭齐飞;两湖长堤相映,层林尽染,九派浔阳分明似画图。放眼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党建领航、楼宇挺拔、产业集聚、人气兴旺、生态复绿、民生幸福,一曲撼人心魄的高质量发展乐章正在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汪东平 陈沽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浔阳区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加大民生投入,仅2020年前三季度民生支出7.6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47%,让百姓脸上的笑容成为。
【九江视听网/第一播报讯 记者 梅杰 施明亮 通讯员 钟亚骏】2018年,浔阳区牢牢把握城市工作特点,繁荣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管理,加大城市建设,托起城市福祉,实力、活力、魅力、和谐现代化浔阳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浔阳区白水湖街道九外支巷位置较偏,前有楼院,后无出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场地坑洼、闲置广场杂物成堆和管道堵。本台讯(九江广电全媒体记者 王陈 通讯员 谢婉茹)记者探访“五大攻坚战”整治行动之一的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今天来看浔阳区的有关情况。
本台讯(九江广电全媒体记者 施明亮)今天(9月5日)上午,浔阳区人民政府与江西赣基集团工程有限公司举行招商引资合作签约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文斌,江西赣基集团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沈泽民出席签约仪式。赣基集团是在九江本土创办、成长
九江新闻网讯春华秋实,桃李沁香。为庆祝第38个教师节,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神圣使命感,9月8日上午,浔阳区委书记张宁来到浔阳区龙山小学,开展教师节走访慰问活动。区委常委、副书记查忠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健蓉,区
九江新闻网讯秋天与秋风欢快牵手相携而来,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第一天。浔阳区第四幼儿园及滨江分园的宝贝们,带着憧憬,带着希望,共同走进“灿烂开学季”。一声声清脆并充满浓浓情意的“宝贝早上好!”“老师早上好!”
九江新闻网讯浔阳区第四幼儿园及滨江分园于2022年秋季开学之际召开“三风”建设动员大会,会议由何睦园长主持,全体教师参会。会上,园长传达了区教体系统“三风”建设动员大会的会议精神,并阐述了加强“三风”建设是幼儿园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
九江新闻网讯9月5日,浔阳区第一幼儿园以红色文化主题为幼儿德育第一课的主要内容,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特点,开展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活动前,各年级组教师在教研中讨论并确立了各年龄段的红色文化课程,以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开展红色主题课程。
九江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弘扬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9月2日,浔阳区第二幼儿园开展教师“开学第一课”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培训中,老师们仔细聆听,从自身角度进行了师德层面的反思,老师们又从幼教行
为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9月1日,浔阳区文化新闻出版旅游局联合九江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一大队,开展了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专项检查。执法人员走进人民教育书店、育恒书社等浔阳区校园周边书店,认真查看了经营单位。